问题 | 2023专利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 |
释义 | 财产保全的主旨是为了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避免财产遭受损失,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财产保全的范围应限于当事人争执的财产或被告的财产,不能超过申请人请求的范围或争议财产的价额。在专利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需满足给付内容、法定事实根据和事由、财产价值与诉讼请求金额相当等条件。申请人在诉中申请财产保全时需提供担保,而诉前申请财产保全则必须提供担保。 法律分析 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范围 财产保全的作用是,防止当事人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前处分有争议标的物或者处分判决生效后用以执行的财产,以防止纠纷扩大,并保障生效判决得到执行。但是,如果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不当,会给当事人财产权和人身权造成损害。例如,对当事人的银行存款全部予以冻结,超出申请人请求的范围,会使对方当事人的经营活动受到限制。 《民事诉讼法》第94条规定:“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也认为,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保全的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争执的财产,或者被告的财产,对案外人的财产不得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对案外人善意取得的与案件有关的财产,一般也不得采取保全措施。所以,财产保全的范围,不能超过申请人请求的范围,或者不能超过争议财产的价额。采取保全措施,只能在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范围内,才能达到财产保全的目的,使申请人的权益得到实现,也避免给被申请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专利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 1、案件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属于给付之诉。 2、保全应当具有法定的事实根据和事由。 3、申请保全的财产价值应当与诉讼请求金额大致相当。 4、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则可以在诉讼中随时提出诉讼财产保全申请;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则可以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 5、诉中申请财产保全的,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诉前申请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结语 财产保全是为了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避免财产损失而采取的强制措施。其范围应限于争议财产或被告财产,并且不得超过申请人请求的范围或争议财产的价额。在专利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必须具备给付内容,具备法定的事实根据和事由,并且财产价值应与诉讼请求金额相当。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但需要提供担保。诉中申请财产保全的,法院可要求提供担保,否则将驳回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七十三条 为了制止专利侵权行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前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修正);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八十八条 设立国家科学技术计划,应当按照国家需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遵循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规律。 国家建立科学技术计划协调机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加强专业化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修正):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 第七十二条 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犯专利权、妨碍其实现权利的行为,如不及时制止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责令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作出一定行为的措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