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起诉流程,法律怎样规定 |
释义 | 农民工追讨欠薪的法律程序包括劳动仲裁和起诉法院。农民工应在欠薪发生后60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满仲裁结果的,应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程序包括收集证据、确认包工头身份、提交诉讼状和证据立案、缴费、开庭和进行调解或判决等环节。 法律分析 问题解答: 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采用仲裁前置的处理程序,农民工应在工资纠纷发生后的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应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流程如下: 1、收集证据,包括劳动合同、仲裁书等相关材料。 2、确认包工头身份,包工头是个人的,需要到对方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包工头是单位的,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单位基本登记资料。 3、向法院立案庭提交诉讼状和证据立案,在起诉状中说明农民工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包工头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4、案件被受理的,农民工根据缴款通知书进行缴费,法院将起诉状的副本发送包工头,包工头应在收到起诉状后提出答辩状。法院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权利义务,组成合议庭并且告知当事人,对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相应的证据,通知开庭时间。 5、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意见征询,在判决前进行民事调解,调解成功的出具调解书,调解不成功的进行判决。 拓展延伸 农民工维权:揭秘包工头拖欠工资的法律途径 农民工维权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在面对包工头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农民工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农民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调解争议并追讨欠薪。其次,农民工可以选择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通过仲裁程序解决纠纷。如果仲裁未能解决争议,农民工可以提起诉讼,将案件提交给法院审理。此外,农民工还可以寻求工会的支持和帮助,工会可以协助农民工维权并提供法律咨询。维权过程中,农民工应保留相关证据,如工资单、劳动合同等,以便提供给相关机构和法院。通过合法的法律途径,农民工可以争取到应得的工资,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农民工在面对包工头拖欠工资问题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农民工应及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法院起诉。在诉讼过程中,农民工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并向法院提交诉讼状和证据。法院将组成合议庭进行调查和辩论,并在判决前进行民事调解。通过合法途径,农民工可以争取到应得的工资,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