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中有关未成年人遗产继承的规定 |
释义 | 民法典规定,未满十八岁的人可以继承遗产,具有继承人的权利。遗嘱不需要公证即可生效,但公证遗嘱的效力高于其他形式的遗嘱。公证遗嘱没有有效期限,除非被新的公证遗嘱推翻。然而,遗产继承有一定的保护期限,超过期限后继承权将不再受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未满十八岁可以继承遗产吗 继承遗产中我国公民非常重要的民事权利,继承人就算未满,享有继承人就能继承遗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六条【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遗嘱必须公证才生效吗 经过公证的遗嘱叫做公证遗嘱,公证遗嘱并不是唯一有效的遗嘱形式,我国法律共规定了五种遗嘱形式,包括:自书、代书、口头、录音及公证遗嘱,不管当事人订立何种形式的遗嘱,只要遗嘱在内容及形式方面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就属于合法有效的遗嘱。至于在办理房产继承过户中,房管部门是否要求办理公证,这是另一回事。但公证并不是遗嘱生效的必要条件。 遗嘱有效不需要公证,但是公证遗嘱效力高于其他形式的遗嘱。 公正遗嘱是没有有效期的。经过公证的遗嘱,如果没有新的公证遗嘱推翻此遗嘱,该公证遗嘱是一直有效的。 但继承人或受赠人的遗产继承是有一定的保护期限的,若过了法律的保护期限,一旦继承权受到侵害,法律就不再予以保护。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结论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未满十八岁的人可以继承遗产。胎儿在涉及遗产继承时被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如果胎儿娩出时已经是死体,则其民事权利能力不存在。遗产的继承顺序按照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顺序进行继承。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嘱的公证并不是遗嘱生效的必要条件,但公证遗嘱的效力高于其他形式的遗嘱。公证遗嘱是没有有效期的,除非有新的公证遗嘱推翻此遗嘱。然而,继承人或受赠人的遗产继承有一定的保护期限,一旦超过法律的保护期限,继承权将不再受到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遗产的处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