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释义
    1、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任何的一个单位和个人如果发现了犯罪嫌疑人,一般都有权利去向相关机构进行举报或者报案,相关机构对于举报都应该进行接受。只要对符合了法律相关规定的起诉和自诉,人民法院应该当场进行登记立案。对于不太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以进行解释。如果提供的材料不符合标准,需要进行补正。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实行立案登记制。
    对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
    第三人民法院应当提供诉状样本,为当事人书写诉状提供示范和指引。
    一、涉案金额达到多少可以立案
    涉案金额3000元以上可以立案。
    起诉的审查工作通常由法院的立案庭进行,人民法院接到原告的起诉后,应及时进行审查。审查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审查原告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受理,否则不应受理。
    审查原告起诉的手续是否完备,包括起诉状是否具备法定内容、原告是否按被告的人数提交了起诉状副本。对于起诉状的内容有欠缺、起诉的手续不完备的,人民法院应限期当事人补正。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应该受理的一审民事起诉、行政起诉和刑事自诉,实行立案登记制。
    二、去法院起诉怎么起诉
    法院立案的程序:1、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法院应当一律接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2、如果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法院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补正的期限及内容,当事人在指定的期限内补正的,人民法院决定是否立案的期间,自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在制定期限内没有补正的,退回诉状并记录在册;坚持起诉的,裁定或者决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裁定或者决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3、法院收到材料后不能当场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对民事、行政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在法定期间内仍然不能判断起诉是否符合法律条件的,应当先行立案。4、并非所有的案件都能立案,例如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以及所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1 22: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