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法典中拆迁过程遇到抵押房产怎么处理
释义
    民法典中拆迁过程中遇到抵押房产的处理方法,以及对拆迁补偿不满意时的应对措施。拆迁不满意时,不要签订拆迁协议,可提起行政裁决或行政复议,重新制定补偿方案。最后,可通过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解决纠纷。拆迁补偿中,抵押房屋被征收时,房屋所有人获得补偿,但抵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未届满的担保债权可提存保险金、赔偿金或补偿金。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拆迁过程遇到抵押房产怎么处理
    民法典规定,房屋被抵押的,并不影响房屋的征收拆迁,房屋征收拆迁补偿给予房屋所有人,但抵押权人对拆迁补偿享有优先受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征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
    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第三百九十条【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性及代位物的提存】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被担保债权的履行期限未届满的,也可以提存该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
    二、对拆迁补偿不满意,该怎么办
    实际中,对拆迁补偿不满意的要按照以下处理:
    首先,先不要签订任何拆迁安置协议。
    因为拆迁安置协议属于合同,一旦基于自主的意思签订之后,意味着双方都要受契约的限制,即使事后反悔,到时候可能还得承担违约责任,最终将导致得不偿失的后果。
    所以,既然对拆迁不满意,那么建议现在最好不要签订任何拆迁安置协议。
    其次,提起行政裁决或行政复议,重新制定拆迁补偿方案。
    实践中,如果对政府提出的拆迁补偿不满意,那么可以及时提起行政裁决或行政复议,一般地,要在拆迁补偿作出之日起60日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并且,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提出重新制定拆迁补偿方案,还可以从中提出自己的主张。
    最后,可以至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般来说,如果是跟开发商因拆迁补偿起纠纷的,那么便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赔偿纠纷。
    不过,即使是跟政府部门起的纠纷,也可以通过起诉处理。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抵押的房屋被征收的,由房屋所有人获得征收补偿,但抵押权人对征收补偿有优先受偿权。
    被担保债权的履行期限未届满的,也可以提存该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拆迁过程中遇到抵押房产的情况,房屋的征收拆迁并不会受到影响。拆迁补偿将优先归属于房屋所有人,同时抵押权人也享有优先受偿权。如果对拆迁补偿不满意,可以采取行政裁决、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等方式来重新制定补偿方案或解决赔偿纠纷。根据法律规定,被担保债权的履行期限未到的情况下,也可以提存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二节 最高额抵押权 第四百二十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
    最高额抵押权设立前已经存在的债权,经当事人同意,可以转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 第四百一十一条 依据本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设定抵押的,抵押财产自下列情形之一发生时确定:
    (一)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权未实现;
    (二)抵押人被宣告破产或者解散;
    (三)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
    (四)严重影响债权实现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章 抵押权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 第三百九十九条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5: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