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拒执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释义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是:犯罪客体为法院的正常活动,行为的对象为依法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客观要件是实施了拒绝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行为,有能力执行但是拒不执行,并且要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主观上是故意为之。该罪的主体并非一般主体,而是有义务履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
    法律分析
    刑法上:该罪名的名称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其构成要件为:
    1、犯罪客体:法院的正常活动;
    2、行为的对象为依法生效的判决和裁定;
    3、客观要件为:实施了拒绝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行为,有能力执行但是拒不执行,并且要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
    4、主观上是故意为之。并且,本罪的主体并非一般主体,而是有义务履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
    拓展延伸
    拒执罪的法律适用范围与案例分析
    拒执罪是指当被执行人故意拒绝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仲裁裁决,严重干扰司法执行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拒执罪的法律适用范围主要包括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和商事案件等。在民事案件中,拒执罪通常涉及到财产执行,如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等。在行政案件中,拒执罪则涉及行政处罚的执行。而在商事案件中,拒执罪往往涉及到合同履行和商业纠纷的执行。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加深入理解拒执罪的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例如,某被执行人故意转移财产、伪造债务等行为,均可构成拒执罪。因此,拒执罪的法律适用范围和案例分析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和保障债权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被执行人故意拒绝履行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仲裁裁决,严重干扰司法执行活动的行为。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客体为法院的正常活动,行为对象为依法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实施了拒绝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行为且有能力执行但拒不执行,并且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主观上是故意为之。拒执罪的适用范围广泛,涉及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和商事案件等。案例分析对于理解该罪的构成要件和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债权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0 0: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