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伤员怎么做伤情司法鉴定 |
释义 | 伤情鉴定,是以原始损伤为鉴定依据的,法医应当在受伤后的重要时间节点内,也就是在入院期间,也可在重症、昏迷期间,通过公对公到医院病房调查伤员、公对公取证,确认伤员当时伤情和客观状况,拟订确认伤情等级。通过医疗跟踪、观察检查、症状分析、测试比对,进行的一套法律医学伤残等级鉴定。 伤员进行伤情鉴定的程序有: 1.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 2.申请鉴定时,要预交鉴定费用,并提供相关材料。 3.当事人申请鉴定经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指定。 4.对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者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的,不予重新鉴定。 一、伤情鉴定不及时的后果是什么 伤情鉴定不及时的后果如下: 1、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鉴定结果,事后的赔偿等问题,但也不意味着受伤后马上安排司法机构来做伤情鉴定,还是要以救助为首要原则; 2、如果原发性的损伤可以立即做鉴定,如果是事后并发症,可以等稳定了再做。 一、轻伤残鉴定注意以下事项: 1、需要受伤的当事人和鉴定所的有关鉴定人员积极配鉴定过程; 2、在整个鉴定过程中是不能够瞎编乱造做虚假提供假材料; 3、出现本次事故的当事人是不能够私自去变更法医鉴定书的内容的; 4、出现对鉴定结果不满意的,能够去申请经过当事人和鉴定人员已经协商好去的公安局或者司法机关。 二、轻伤残鉴定需要以下材料: 1、因工伤致残的,需要工伤认定书; 2、医疗诊断证明书; 3、书面的伤残鉴定申请表; 4、身份证明材料; 5、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 综上所述,伤情鉴定不及时的后果包括影响到最终的鉴定结果,事后的赔偿等问题,进行轻伤残程序的鉴定时,需要以事故直接导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的结束为准则,如果治疗没有结束的话,如果在因为双方调解的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情况下,被评定人需要在申请书中说明这些相关的情况。 二、诉前鉴定和诉讼中鉴定区别 诉前鉴定是指在法院尚未立案受理前,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时人协商后委托鉴定机构对民事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作出专业分析和鉴别的行为。诉讼中鉴定,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十二条,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