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如果协议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无效:(一)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不真实,如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三)协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延伸知识】我国《民法典》第507条规定,“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因此合同无效以后,合同中解决争议的条款是有效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