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事故致人死亡怎样维权? |
释义 | 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维权程序需遵循法律规定。患者及家属可在一定期限内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果不满可向上级机构申请复议或起诉。处理方式可选择和解、调解或诉讼。医疗事故需进行鉴定,但非法定前置程序。维权需遵循法律规定,追究责任并给予经济补偿,但程序应合法避免适用错误。 法律分析 一、医疗事故致人死亡怎样维权? 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应当立即报警处理的,医生操作不当致人死亡可以要求侵权损害赔偿,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 2、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3、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区、县或医科大学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遇到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1、和解。 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双方当事人协商处理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2、调解。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3、诉讼。 在诉讼之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鉴定由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进行鉴定并不是医疗纠纷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医疗操作不当导致病人死亡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并对患者家属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但相关维权的程序,是需要严格基于法律中规定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合法的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结语 医疗事故致人死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及时报警处理,要求侵权损害赔偿;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在医疗纠纷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医疗事故鉴定,并可不服鉴定结论向法院起诉。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方案,如协商不成,可申请处理决定复议或直接起诉。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服时,可向法院起诉。处理医疗事故可通过和解、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进行。在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及经济补偿时,务必遵循法律程序,避免错误适用法律。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