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营业执照盗用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
释义 | 盗用他人营业执照不构成犯罪,但若用于诈骗等犯罪活动,则可能构成诈骗罪或合同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刑法》第224条规定,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财物数额较大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法律依据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和第266条。 法律分析 如果行为人只是单纯的盗用其他公司的营业执照,没有进行其他犯罪活动,则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行为人盗用别家公司用于犯罪活动,比如用于诈骗,则可能成立诈骗罪或者合同诈骗罪等。《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22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和第266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仅仅盗用其他公司的营业执照而没有进行其他犯罪活动,不构成犯罪。然而,如果行为人盗用营业执照用于诈骗等犯罪活动,则可能构成诈骗罪或合同诈骗罪。根据不同情节和数额,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将受到不同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和罚金等处罚。法律对于此类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和处罚措施,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涂改、出租、转让营业执照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伪造营业执照的,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