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调岗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
释义 | 调整工作岗位需双方协商一致,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恶意单方变更工作岗位是不合理的,劳动者有权拒绝。若因此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申请仲裁并主张赔偿金,计算方法为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企业调岗需证明合理性,员工主张赔偿需提供证据。企业调岗并非必然赔偿。 法律分析 调整工作岗位属于对劳动合同进行变更。一般情况下,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双方协商一致,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变更。除非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恶意在未与劳动者进行协商的情况下,单方对工作岗位进行变更,是不合理的,劳动者有权拒绝。 如果用人单位因为劳动者不同意调岗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时。劳动者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并且主张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的,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而在司法实践中,证据的情况往往需要根据实际具体确定。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原则上来讲,企业是可以对员工进行调岗的,在司法实践中,企业往往需要证明其调岗的合理性,而员工如果主张赔偿,也需要对相关事实进行证明,并非只要企业一调岗,就一定可以获得赔偿。 拓展延伸 调岗后是否有权要求经济补偿? 调岗后,员工是否有权要求经济补偿取决于具体情况和适用的法律法规。一般而言,如果调岗是由雇主主动引起的,并且导致了员工权益的损害,员工可能有权要求经济补偿。然而,如果调岗是基于合理的业务需要或员工自愿接受的,可能不会触发补偿要求。此外,法律对于调岗补偿的规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建议受影响的员工咨询相关的劳动法律专业人士,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有的补偿。 结语 调整工作岗位属于劳动合同变更,一般需双方协商一致并书面确认。若用人单位恶意未协商而单方变更工作岗位,是不合理的,劳动者有权拒绝。若因此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并主张违法解除赔偿金,计算方法为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具体证据需根据实际确定。调岗后员工是否有权要求经济补偿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建议咨询劳动法律专业人士了解权益和补偿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