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诉讼调解书不执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释义 | 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并制作的法律文书。如果当事人拒不执行民事诉讼调解书,人民法院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包括罚款、拘留,甚至构成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明确规定了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民事诉讼调解书不执行人民法院可采取强制执行,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第一款第六款规定: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民事诉讼调解书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民事诉讼调解书是法院在民事纠纷中调解双方达成的协议书。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所规定的义务,将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首先,对于不履行调解书的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履行调解书的内容。其次,不履行调解书可能导致违约责任的产生,当事人可能需要承担违约金、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此外,法院还可以对不履行调解书的当事人进行处罚,包括罚款、拘留等措施。为应对不履行调解书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解除或撤销调解书,或者通过仲裁、再次调解等途径解决争议。综上所述,不履行民事诉讼调解书将面临多种法律后果,当事人应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语 民事调解书是一种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的法律文书。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规定的义务,将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包括强制执行、违约责任和处罚等。当事人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章 执行的申请和移送 第二百四十四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 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十九章 一般规定 第二百四十一条 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的执行,适用本编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六章 执 行 第六十四条 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