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严重者,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情节一般严重者,将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购买50条以上个人信息可被定罪。个人信息具有隐私性和保护价值,难以精准立法,因此选择以情节犯作为构罪标准,但“情节严重”和“特别严重”模糊不清。 法律分析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情节一般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3、购买50条以上个人信息即可定罪。受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是指该信息的主体为自然人,与其自然人主体有切身的利益关系,如关系到个人尊严、个人的社会生存利益,具有隐私性以及需被除自己之外的单位或个人所掌握等特征。由于个人信息的内涵和范畴变化,立法难以在保持定罪标准精准性的基础上维持长期适用性,因此选择情节犯作为其构罪标准就显得顺理成章。情节犯是指根据概括性定罪情节作为犯罪构成要素所决定的犯罪类型。在情节犯中,“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作为一种综合性规定,本身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该内容由 韦端宁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