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损时由谁承担责任 |
释义 | 派遣劳动者权益受损时,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共同承担责任,并可追究工作人员的过失责任。最高法院已明确规定,劳动者起诉涉及接受单位的争议时,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确保了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 法律分析 对于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损时由谁承担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用人单位责任和劳务派遣单位、劳务用工单位责任】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关于这一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中已有规定: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起诉,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 可见,从程序到实体上都已完成了因用人单位的行为使履行劳务派遣合同的劳动者权益受损的责任追究机制。 拓展延伸 谁应当负责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 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保护责任应由多方共同承担。首先,派遣劳动者的雇主或派遣机构应承担主要责任,他们应确保派遣劳动者享有与正式雇员相等的待遇和权益,包括工资、工时、社会保险等。同时,被派遣劳动者所在的工作场所也应负有一定责任,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防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虐待。此外,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机构也应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对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有效执行。最后,社会各界应加强对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关注和支持,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劳动关系,共同营造尊重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社会环境。 结语 在保护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责任追究方面,根据《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以及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派遣劳动者的雇主或派遣机构应确保其享有与正式雇员相等的待遇和权益,工作场所应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机构应积极履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条 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一条 因生命、身体、健康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四条本解释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施行后发生的侵权行为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本解释。 本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本决定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