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判断单位是否犯罪?
释义
    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一般采取双罚制,对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判罚;但由于单位犯罪复杂性和社会危害程度的差异,法律做了例外规定,对个别单位犯罪采取代罚制,只对直接责任人员处罚。
    法律分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满足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的行为即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
    1.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2.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适用双罚制的原则,尚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和符合犯罪的实际情况。因此,法律作了例外的规定,即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个别的单位犯罪未采用双罚制,而实行了代罚制,即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拓展延伸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如何界定?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界定主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根据我国刑法,单位犯罪是指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行为,单位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界定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单位是否具备犯罪的主体资格,即单位是否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二是单位的刑事责任如何确定,即单位的刑事责任范围和量刑标准。通常,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由单位承担,单位可以面临罚金、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也可以面临刑事制裁,如罚金、刑事拘留、有期徒刑等。刑事责任的界定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后果等因素,保证刑事责任的公正与合理。
    结语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界定是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进行的。单位犯罪是指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行为,单位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对于单位犯罪的处罚,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然而,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和社会危害程度的差异,有些情况下不适用双罚制,而实行代罚制,即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刑事责任的界定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等因素,以确保刑事责任的公正与合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2: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