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情况下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释义
    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一、行政处罚听证中止规定是什么
    行政处罚听证中止规定是行政处罚的最后决定可能错误的情况之下,那么是需要暂时停止听证。行政案件中终止调查和不予处罚适用范围的区别
    不予处罚。根据规定,
    a.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b.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c.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d.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经过调查,发现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终止调查:
    (一)没有违法事实的;
    (二)违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的;
    (三)违法嫌疑人死亡的;
    (四)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
    公安机关终止调查时,违法嫌疑人已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二、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后报批期限
    《行政强制法》第十九条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三、行政强制措施的解除是由谁来执行
    行政强制措施解除由行政机关执行。依据法律规定,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十六条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3 17: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