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不同,犯罪表现不同,犯罪主体不同。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所有权,而合同诈骗不仅侵犯财产权利,还侵犯合同行为管理制度;诈骗罪可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而合同诈骗是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进行的欺诈行为;诈骗罪限于自然人主体,而合同诈骗罪主体包括单位,且是任何单位。 法律分析 诈骗200元虽然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但可以按治安案件处理。可以搜集是否还有其他受害者,如果加上其他的受害者诈骗金额累计3000元以上的,是可以以诈骗罪立案的。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以下三点: 1、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只侵犯财产所有权,是单一客体,而本罪既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同时又侵犯合同行为管理制度;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尽相同。诈骗罪可以表现为虚构任何事实或隐瞒真相,以骗取财物,合同诈骗是在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因而欺诈手段有特定范围的特殊性; 3、犯罪主体不尽相同。诈骗罪限于自然人主体合同诈骗罪主体包括单位,且是任何单位。 拓展延伸 判断200元诈骗案件是否达到立案标准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判断200元诈骗案件是否达到立案标准的关键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首先,需要考虑200元是否达到法律规定的立案金额门槛,因为不同地区对于立案金额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其次,需要调查200元诈骗案件是否涉及多个被害人,以及对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大小;另外,需要考虑案件的证据充分性和可信度,包括是否有足够的证人证言、物证等;最后,还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社会影响和公共利益,以确定是否需要立案追诉。综上所述,判断200元诈骗案件是否达到立案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金额、被害人损失、证据充分性以及社会影响等。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200元诈骗案件的处理,虽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但可按治安案件处理。若能搜集到其他受害者,且其诈骗金额累计达到3000元以上,可立案追诉为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侵犯客体、犯罪表现和犯罪主体方面的不同。判断200元诈骗案件是否达到立案标准需综合考虑金额、被害人损失、证据充分性和社会影响等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