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立案就没有追诉期吗 |
释义 |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根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长可达二十年。然而,如果司法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立案或受理案件后,被告逃避侦查或审判,将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同样,在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且被拒绝立案的情况下,追诉期限也不受限制。此外,如果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或继续状态,追诉期限将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如果在追诉期限内再次犯罪,前罪的追诉期限将从后罪行犯之日起重新计算。 法律分析 只是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而已。 只要司法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立案或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法条依据见《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拓展延伸 追诉期内立案是否会影响刑事诉讼? 追诉期内立案对刑事诉讼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在追诉期内成功立案,意味着公诉机关可以继续进行刑事诉讼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这样一来,案件进入了正式的司法程序,法庭将会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然而,如果在追诉期内未能立案,追诉权将会消失,犯罪嫌疑人将不再受到刑事追究。因此,追诉期内立案对于刑事诉讼的进展和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及时立案,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结语 追诉期内立案对刑事诉讼至关重要。根据法律规定,成功立案意味着公诉机关可继续程序,起诉犯罪嫌疑人。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法庭将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未立案则追诉权消失,犯罪嫌疑人不再受追究。及时立案有助于维护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权益。追诉期内立案对刑事诉讼进展和结果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