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死刑复核和死刑缓期执行的报告内容概述 |
释义 | 死刑案件报请复核应提交案件综合报告,包括被告人、被害人情况,案件由来和审理经过,侦破情况,第一审和第二审情况,需要说明的问题,以及处理意见。 法律分析 1、报请复核死刑、死刑缓期执行的,应当提交案件综合报告。案件综合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告人、被害人的基本情况。被告人有前科或者曾受过行政处罚、处分的,应当写明; (二)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案件曾经发回重新审判的,应当写明发回重新审判的原因、时间、案号等; (三)案件侦破情况。通过技术调查、侦查措施抓获被告人、侦破案件,以及与自首、立功认定有关的情况,应当写明; (四)第一审审理情况。包括控辩双方意见,第一审认定的犯罪事实,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意见; (五)第二审审理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情况。包括上诉理由、人民检察院的意见,第二审审理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认定的事实,证据采信情况及理由,控辩双方意见及采纳情况;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另案处理的同案犯的处理情况,案件有无重大社会影响,以及当事人的反应等情况; (七)处理意见。写明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的意见。 拓展延伸 死刑制度的变革与改革:复核与缓期执行的探讨 《死刑制度的变革与改革:复核与缓期执行的探讨》是一份关于死刑制度的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复核和缓期执行对于死刑制度改革的影响。该报告分析了当前死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可能的冤假错案、人权保护等方面的考虑。同时,报告也介绍了一些国家在复核和缓期执行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以及这些做法对于死刑制度改革的启示。通过对复核和缓期执行的探讨,报告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革方案,旨在确保死刑制度的公正性、有效性和人权保护。该报告的目标是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法律界人士和公众提供有关死刑制度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促进社会对死刑制度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结语 《死刑制度的变革与改革:复核与缓期执行的探讨》为一份详尽的研究报告,旨在探索复核和缓期执行对死刑制度改革的影响。报告全面分析了死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考虑了冤假错案和人权保护等因素。同时,报告介绍了其他国家在复核和缓期执行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为死刑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对复核和缓期执行的讨论,报告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革方案,以确保死刑制度的公正、有效和人权保护。该报告旨在为决策者、律师和公众提供关于死刑制度改革的重要参考,促进对该制度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二十八条。 一、死刑复核后的处理结果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的裁定、判决,或者作出不予核准的裁定。 1、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裁定予以核准。 2、原判判处被告人死刑并无不当,但具体认定的某一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不完全准确、规范的,可以在纠正后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或者裁定。 3、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4、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5、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