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买房交定金时要注意什么? |
释义 | 1、在买房交易的时候,交定金时只是做了口头上的约定,没有任何书面上的约定,口头约定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没有法律的保护。很多时候一些购房的市民在与开发商签订认购合同时,会向开发商交了一定数额的定金,但是没有想到在购买房子向开发商索要定金时,却遭到拒绝返还定金。 2、定金条款并不具有强制性,它仅是具有指导性的,消费者是可以依法自主决定是否订立定金条款。 3、一般情况下,双方虽然是订立了定金条款,但是只有消费者在交付了定金后,合同才会生效,应当在定金条款中注明不履行合同的具体情况,谨防有的不良开发商利用购房者缺乏相应的购房知识和经验,在某些条款内容上设下陷阱,故意让消费者违约。 大家在交钱之前,一定要进行了解,买房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千万不要疏忽大意。但要注意的是也可以选择不交定金,定金并不是强制性硬性要求,如果不确定自己一定会买,最好是不要交。尤其是牵扯到金钱的事。不论是买卖双方,都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消费者应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采用法律方式维护自己的相应合法权益。 一、怎样避免定金陷阱? 1、查开发商的资料 购房者在交定金之前应从多个方面、多个渠道了解开发商的信息,这时候可以上网查查开发商的资料,或者直接到工地查看实际的情况,看是否有工人施工、该房屋的工期是否属于正常、是否在控制合理的进度之内、政府有无明示公告等,如果发现可疑或信息不透明的情况,应选择暂停购房,千万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 2、确认房产性质 如果房子本身不能交易,定金就很容易收不回,所以在交定金之前一定要确认好房产的性质。如果是购买的是期房,你要让开发商出示预售许可证,如果是现房,你要让开发商出示房产证。 3、交定金一定要签协议 交定金时一定要和开发商签订定金协议或购房协议书,不能只在口头上承诺,交了就算交了定金了。如果没有协议,定金就没有法律效力。 4、分清订金与定金 订金与定金在法律上的性质是不同的。 (1)定金 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是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在商品房交易中,购房者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如果购房者没有履行合同,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如果是开发商不履行合同,则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2)订金 订金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实际上它具有预付款的性质,但并不具备担保性质。如果收取订金的一方不能履行约定,则交付订金的一方只可要求返还订金而不能要求双倍返还。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