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员工未签劳动合同,公司是否有义务为其购买保险? |
释义 | 劳动合同的证据材料包括工作内容、相关标识、公司制度依据、交流资料、录音证据、人证、其他相关材料;权利保护可通过劳动仲裁、劳动监察、提起诉讼等方式;未及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 法律分析 应当举证证明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这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如下: 1、你工作内容的证据,如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关的其他资料。 2、你工作的相关标识,如工作信签,员工牌,员工服装等与公司相关的任何证明。 3、公司给你的制度依据,最好是盖章或印刷整套、册的资料,比如员工手册、财务制度,员工名册等等。 4、公司正式员工或领导与你交流的资料,比如工作安排、书面通知、电子邮件的通知等等。 5、你可以尝试与公司主管领导对话,然后录音,并将领导的名字一定要在录音材料里面体现,否则,法院很难确认录音材料的真实性。 6、你可以通过人证,其他离开公司的员工的证言,证明你在公司上班。 7、其他能与公司有关的材料,均可作为证据使用。 权利的保护: 1、你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2、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3、对仲裁结果不服的,你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新实施的劳动法规定,超过一个月单位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应该依法给予员工双倍工资。如果你将问题反映给公司后问题还没得到解决的话,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起一个月是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定期限。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未订立,该法规定了对用工单位的惩罚措施:“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为了维护您的合法权益,您需要提供一系列证据材料来证明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这些证据包括工作内容、相关标识、公司制度依据、交流资料等等。如果用人单位拒不解决问题,您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劳动监察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法律规定,单位超过一个月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应支付员工双倍工资。请您及时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八条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