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申诉程序包括哪些阶段? |
释义 | 民事申诉流程包括递交申诉状、上诉状移交原审法院、提起上诉、送达上诉状副本及答辩状、报送第二审法院。审判监督程序刑事案件三个月内审理,可延长三个月;民事、行政案件根据再审适用程序执行审理期限规定。再审需要明确存在已判决的诉讼且存在错误的情况,包括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程序错误。 法律分析 一、民事申诉流程一般有哪些? 1、申诉应当递交申诉状。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2、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二、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案件的期限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裁定再审的民事、行政案件,根据再审适用的不同程序,分别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如果诉讼有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再审也是可以抗诉的。因此,申请人需要对再审明确的是,如果存在已经判决的诉讼,且存在错误的情况才可以启动改程序。错误的情况可以是案件事实认定的错误,也可以是适用法律程序上的错误。 结语 民事申诉流程包括递交申诉状、上诉状移交、答辩状提出等步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法院院长对发现有错误且需要再审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刑事案件期限为三个月,可延长三个月;再审的民事、行政案件期限根据程序规定执行。申请人需明确再审的条件是存在已判决的诉讼且存在错误的情况,可为案件事实认定或法律程序上的错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