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破坏交通设备后自首,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可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分析 破坏交通设备后自首的,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拓展延伸 犯交通设备罪自首后的刑罚幅度如何确定? 犯交通设备罪自首后的刑罚幅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根据我国刑法,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被追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犯罪事实,积极补偿的行为。自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罚。刑罚幅度的确定通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犯罪的性质、情节、影响、社会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等。在具体判决时,法官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并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以确保刑罚的公正与合理。因此,犯交通设备罪自首后的刑罚幅度的确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判和裁决。 结语 破坏交通设备后自首的,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综上所述,犯交通设备罪自首后的刑罚幅度的确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判和裁决,以确保刑罚的公正与合理。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将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确保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刑罚给予恰当的衡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 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