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决拖欠工资的案件裁决结果 |
释义 | 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保护劳动者权益。拖欠工资并不一定构成该罪,需满足明确拒不支付、转移财产逃匿、数额较大、政府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等条件。劳动者可直接起诉拖欠工资,但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才会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严重情节则刑罚更重。 法律分析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一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新罪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法律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并非说拖欠劳动者工资一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而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明确表示拒不支付或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 (二)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转移财产、逃匿的行为: 1、实施了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 2、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即企业的银行存款足够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而不作为,导致劳动者没有按合同或法定应获得劳动报酬的时限。 (三)数额较大。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构成的绝对值范围。应比照职务侵占罪的入刑标准,即逃避或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构成“数额较大”,应予追诉; (四)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公司拖欠工资能直接起诉吗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合法订立后,用人单位必须履行不得拖欠和克扣劳动者工资。但是在现实中,仍有许多用人单位以种种理由违法操作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的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对于拖欠劳动报酬的案件,劳动者可以直接起诉。一般在拖欠工资行为触犯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时候,才会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而此时拖欠工资被判多久呢?根据《刑法》中的规定,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要是情节严重的话,自然处罚也就会重一些。 结语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社会的重要任务,刑法修正案八为此规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该罪行涵盖了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却不支付的行为,并需要满足明确表示拒不支付或找借口不支付、转移财产、逃匿等行为、数额较大以及经政府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条件。劳动者可以直接起诉拖欠工资,而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情况下,相关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的处罚。严重情节下的刑罚将更为严厉。这一法律规定有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