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 |
不批捕还用办取保候审吗? |
| 释义 |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检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审吗?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总结:检察院不批捕后,你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至于能否通过审核,要看案件的具体情况。 一、人民检察院不批捕为什么公安机关还要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规定 第六十四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第六十五条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检察院批捕期限为7日;对于重大嫌疑人,提请批捕时间可延至30日;逮捕后侦查羁押期限不超过两个月.不批捕了,可不取保候审。 关于批捕之后是否取保候审的问题主要是看个人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应该看清具体的取保候审期限,一方错过日期。其中当事人患有严重疾病、正在管制、拘役的,或者是判处有期徒刑的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当事人按照正常程序办理即可。 |
| 随便看 |
-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甲向乙支付定金6万元,后来因故甲未支付
- 张某驾驶一辆大客车,乘载15人(核载35人),行驶途中
- 陶某驾驶中型客车乘载33人行至
- 张某驾驶一辆大客车,乘载15人(核载35人),行驶途中
- 赵某持有a2驾驶证驾驶大型卧铺客车核载36人行驶至某急弯路段加速超越前车时坠
- 赵某持有a2驾驶证驾驶大型卧铺客车核载36人行驶至某急弯路段加速超越前车时坠
- 董某驾驶一辆逾期未检测的轻型载货汽车上路行驶行驶中应刹车失灵追尾一辆小型
- 张某驾驶一辆大客车,乘载15人(核载35人),行驶途中?
- 张某驾驶一辆大客车,乘载15人(核载35人),行驶途中
- 张某驾车与李某发生碰撞,交警赶到现场后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碰撞情况
- 董某驾驶一辆逾期未检测的轻型载货汽车上路行驶行驶中应刹车失灵追尾一辆小型
- 陶某驾驶中型客车乘载33人行至
- 甲开上乙的车把丙撞了谁负责
- 甲与乙订立了一份买卖合同,价款100万元,甲向乙支付10万元定金。因甲方不能
- 1.甲、乙与丙就交通事故在交管部门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书》,由甲、乙分别
- 孙某于2016年1月到某矿做合同工,某矿与其在合同中约定
- 货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卸货a_b俩司机解绳时货物把路过的行人砸死人,俩司机责任
- 甲乙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甲为卖方住所地在a市乙为买方住所地在b市。双
- 甲乙签订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甲于1月20日
- 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现丙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
- 甲为了迫使债务人乙还债,将乙关在地下室达一周,甲的行为属于??
- 甲乙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甲为卖方住所地在a市乙为买方住所地在b市。双
- 甲乙双方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甲向乙提供价值200万元的设备一套,货到后付款
-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小轿车,约定7月1日预付10万元
- 某地甲乙丙丁戊五家企业发生了生产安全事故依据《生产安全事故
- 有效管制
- 有效国籍
- 有效国际管制
- 有效合同
- 有效互惠
- 有效疆界线
- 有效解释
- 有效距离
- 有效控制
- 有效控制原则
- 有效利用资源
- 有效联系
- 有效配置
- 有效期
- 有效期间
- 有效期满
- 有效契约
- 有效日期
- 有效入境证件
- 有效审计
- 有效所有权
- 有效条约
- 有效文据
- 有效信托
- 有效信用证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