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合同违约的时间点主要取决于合同中约定的履行期限和条件。一般情况下,合同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和条件履行合同义务,即视为违约。但是也存在一些情况,如一方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通知对方延期履行,经对方同意后延期履行,此时原本的履行期限并不起作用。因此,在判断合同违约的时间点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按照合同的性质和交易习惯履行;履行期限未定的,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履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当事人一方有延迟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后采取必要措施或者要求赔偿损失,但是没有催告期的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在对方违反履行义务后合理期限内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