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到期两年公司为签劳动合同有时效性吗? |
释义 | 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合同的有效时间,它一般始于合同的生效之日,终于合同的终止之时。 任何劳动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在现代化社会中,劳动时间被认为是衡量劳动效率和成果的一把尺子。劳动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是劳动合同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超过两年未签劳动合同已经超过了仲裁时效,不签劳动合同的仲裁时效是一年。 我国法律对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时效有以下规定: 1、没签劳动合同法律诉讼有效期是一年; 2、在法律实践中没签劳动合同超过两年,再申请劳动仲裁就过时效了。 劳动合同有效条件: 1、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主体资格; 2、劳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 3、劳动合同需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订。 不签劳动合同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如下: 1、已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用人单位或上级机关申诉、向对方发律师函等方式。; 2、已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向企委员会请求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3、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综上所述,正常情况下入职满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劳动合同的就可以跟公司索要双倍工资,如果实际入职的时间已经超过两年,虽然不能再跟公司索要赔偿金,但没有书面的劳动合同不代表劳动关系不成立,也不影响劳动者的其他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