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冒充他人身份犯法吗
释义
    冒充他人身份属于违法侵权行为,但不一定构成犯罪。若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犯罪活动或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构成要件为: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以直接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件,破坏社会公共信用。在应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使用虚假身份证件构成该罪。
    法律分析
    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属于违法侵权行为。
    冒充别人身份虽然是违法的,但是不一定构成犯罪,如果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犯罪活动,或者是冒用他人身份证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才会构成犯罪,至于到底构成什么罪根据其实施的犯罪活动确定;如果是冒用他人身份证情节严重的,构成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或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该结果发生。
    3、犯罪客体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信用,及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会对社会诚实信用秩序带来破坏。
    4、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的行为。
    拓展延伸
    冒充他人身份的法律后果
    冒充他人身份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十分严重。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冒充他人身份涉及到伪造、变造或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件、证明文件等,属于犯罪行为。一旦被定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可能包括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等。此外,冒充他人身份还可能导致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等民事责任,被冒充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同时,冒充他人身份也违反了社会道德,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道德谴责。因此,冒充他人身份的法律后果是严重的,强烈建议遵守法律,不要从事此类违法行为。
    结语
    冒充他人身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涉及伪造、变造或使用伪造、变造的身份证件等犯罪行为。一旦定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可能包括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等。同时,冒充他人身份还可能导致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等民事责任,被冒充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此外,冒充他人身份违反了社会道德,会受到社会舆论和道德谴责。因此,强烈建议遵守法律,不要从事此类违法行为,以免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身份证明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或者盗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8/3 7: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