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怎样能请求离婚损害赔偿 |
释义 |
提出离婚损害赔偿具体如下: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或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当事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提出主体: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只能由无过错方提出。 (二)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可以在协议离婚后提出: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后一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损害赔偿请求可以在诉讼离婚中提出: 1、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2、无过错方作为被告: (1)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可以在一审中提出: a.可以在离婚诉讼过程中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b.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且在离婚诉讼中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单独提起损害赔偿之诉。 (2)损害赔偿请求可以在二审中提出:如果被告在一审时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一、离婚诉讼时效是多久? 1、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2、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该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以上所规定的“一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 3、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时被告未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 4、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有上述行为的一方可以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
随便看 |
- 仲裁不予受理通知书可以重新申请吗
- 仲裁送达,若被申请人拒收,怎么办?
- 仲裁送达,若被申请人拒收,如何办
- 仲裁通知书公司拒收怎么办
- 仲裁送达,若被申请人拒收,应该怎么办?
- 劳动仲裁拒收受理通知书怎么办
- 劳动仲裁通知书被申请人(单位)不签收,,怎么办??
- 仲裁送达,若被申请人拒收,怎样办?
- 仲裁送达,若被申请人拒收,应该怎么办
- 仲裁决定书拒签
- 仲裁送达,若被申请人拒收,应该怎么办?
- 仲裁送达,若被申请人拒收,如何办?
- 被申请人拒绝签收仲裁通知书 法律问题
- 申请仲裁后,公司拒绝收到仲裁通知书怎么办?
- 仲裁送达,若被申请人拒收,怎样办
- 仲裁送达,若被申请人拒收,应该如何去
- 仲裁通知书必须签收么?
- 仲裁送达,若被申请人拒收,怎么办 -法律知识
- 拒收仲裁通知书是什么后果 -劳动仲裁
- 接到仲裁通知要怎么处理?
- 仲裁,被申请人不接通知如何处理
- 仲裁受理通知书可不可以邮寄
- 被申请人拒绝签收仲裁通知书 -劳动仲裁
- 仲裁通知书公司不签收怎么办?
- 林业公安110怎么打
- 狂人
- 狂躁性精神病
- 狂躁性精神病患者
- 狂躁抑郁性精神病
- 框架公约
- 框架条约
- theory asserting objective facts as the criterion of plural crimes
- theory of abolition of death penalty
- theory of abstract conformation
- theory of act by agent
- theory of act of cause and effect
- theory of act of purpose
- theory of agency
- theory of aggression
- theory of asserting act as the criterion of accomplished offense
- theory of business locality of an artificial person
- theory of causation as social danger
- theory of causation of condition
- theory of causation of danger
- theory of characteristic performance
- theory of choice influencing considerations
- theory of class conflict
-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 theory of comprehensive economic law
- theory of concrete co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