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未签订合同擅自克扣工资将承担何种后果?
释义
    未签订合同的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扣发工资,否则将面临民事和行政责任。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用人单位需支付工资报酬并加发经济补偿金。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即使未与劳动者签定合同,也是不能任意扣发劳动者工资的。
    无故克扣和拖欠劳动者的工资需承担以下后果:
    1、民事责任: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赔偿。用人单位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2、行政责任: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责令按相当于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经济补偿总和的一至五倍支付劳动者赔偿金。
    拓展延伸
    未签订合同擅自克扣工资:法律责任与赔偿探讨
    未签订合同擅自克扣工资可能涉及多种法律责任与赔偿,具体情况取决于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雇主未经员工同意擅自扣减工资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员工可以采取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员工可以与雇主协商解决争议,要求返还被克扣的工资。如果协商无果,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雇主赔偿经济损失并支付相应的法律费用。在某些情况下,雇主可能还要承担额外的行政处罚或刑事责任。因此,雇主应该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合理支付员工工资,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和不良影响。
    结语
    合理支付员工工资是雇主的法定义务,即使没有签订合同,也不能随意扣发工资。对于无故克扣和拖欠工资的行为,雇主将面临民事和行政责任。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赔偿,雇主除需全额支付工资外,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行政部门也可责令雇主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能要求支付赔偿金。未签订合同擅自克扣工资可能涉及多种法律责任与赔偿,因此雇主应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避免法律风险和不良影响。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