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制售假罪的惩罚标准是什么
释义
    制假售假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销售假货的金额决定了刑罚的严重程度,金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可处以有期徒刑或罚金,金额超过二百万元的可判处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律分析
    制假售假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拓展延伸
    制售假罪的法律制裁措施有哪些
    制售假罪是指制造、销售伪劣、假冒的产品或商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秩序。针对这一犯罪行为,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首先,制售假罪属于刑事犯罪,犯罪嫌疑人将面临刑事追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其次,相关部门会对涉案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此外,法律还规定了民事赔偿的责任,消费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除了以上制裁措施,还可能涉及到行政拘留、没收违法所得等措施。综上所述,制售假罪的法律制裁措施包括刑事追究、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等多个方面。
    结语
    制售假罪是一种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制售假者将面临刑事追究,并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此外,相关部门还会对涉案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另外,受害消费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综上所述,针对制售假罪,法律制定了刑事、行政和民事方面的多重制裁措施,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四节 数罪并罚 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五章 对重新犯罪的预防 第五十一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可以自行或者委托有关社会组织、机构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社会调查;根据实际需要并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心理测评。
    社会调查和心理测评的报告可以作为办理案件和教育未成年人的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五节 缓刑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