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有期徒刑缓刑执行规定
释义
    被假释和缓刑的罪犯在考验期内需遵守相关规定,否则将撤销假释或缓刑。公安机关负责监督假释罪犯,法院负责监督缓刑罪犯。如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押,法院需改变强制措施,并通知公安机关。如被宣告缓刑或假释的罪犯再犯新罪或有未判决的罪,原判决将被撤销。撤销决定由审判新罪的法院作出,并通知原宣告缓刑或假释的法院和执行机关。
    法律分析
    对于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刑法第75条规定的缓刑犯的行为准则。考验期内没有犯新罪、发现漏罪、或违反规定的,则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一审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不能立即交付执行。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先行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并立即通知有关公安机关。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应当将法律文书送达当地公安机关。
    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犯罪分子,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当撤销缓刑、假释的,由审判新罪人民法院在审判新罪时,对原判决、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予以撤销;如果原来是上级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宣告缓刑、假释的,审判新罪的下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撤销原判决、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对原审判决、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撤销后,应当通知原宣告缓刑、假释的人民法院和执行机关。
    拓展延伸
    期徒刑缓刑执行的条件和程序
    期徒刑缓刑执行是指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根据一定条件和程序,暂时中止被判处的期徒刑,将罪犯暂时释放并接受监管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期徒刑缓刑执行的条件包括:罪犯有悔罪表现,对社会没有危害,家庭有困难等。而缓刑执行的程序则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和决定。在决定缓刑执行时,法院会考虑罪犯的个人情况、犯罪性质、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缓刑执行的目的是通过社区矫正、教育改造等方式,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改造。
    结语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公安机关对被假释的罪犯进行监督;缓刑考验期限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遵守行为准则。若考验期内没有犯新罪、发现漏罪或违反规定,缓刑考验期满时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对于未生效的一审判决,不可立即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押时,应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公安机关。缓刑、假释期内再犯新罪或有未决罪,应撤销缓刑、假释,由审判新罪的法院撤销原判决。期徒刑缓刑执行暂时中止被判处的期徒刑,将罪犯暂时释放并接受监管,以帮助其改造并重新融入社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六条 公安机关依法决定不公开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可以在起诉意见书、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证据材料中使用化名等代替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个人信息。但是,应当另行书面说明使用化名的情况并标明密级,单独成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7 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