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 |
遗产继承有哪些方式 |
| 释义 |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 (1)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并且遗嘱合法有效; (2)立遗嘱人死亡; (3)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4)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同时也未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遗赠作为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行为一般要件,还要符合民法典的特别规定。一个有效的遗嘱须具备以下条件: (1)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 (2)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遗嘱人须对财产享有处分权,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3)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亡。欲使遗赠发生预期法律效果,须由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则视为放弃。 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其目的在于使那些没有法定赡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义务人但无法实际履行赡养义务的孤寡老人,以及无独立生活能力老人的生活得到保障。在签订遗赠抚养协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扶养主体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集体组织。被扶养人可以与公民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也可以与集体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2)内容应明确具体写出遗赠扶养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 A、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应将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赠送给扶养人。 B、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则应偿还扶养人或集体组织已支付的供养费用。 (3)遗赠内容应写明遗赠财产的名称、数量、处所,并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4)扶养内容应写明提供扶养具体内容、办法和期限。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被继承人生前未与他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或虽订立遗赠扶养协议,但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协议已失去法律效力的。 (2)被继承人生前未立遗嘱、遗赠,或虽立遗嘱、遗赠,但只处分了部分遗产,或所立遗嘱、遗赠无效或部分无效的。 (3)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 (4)遗嘱继承人放弃遗嘱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领遗赠的。 (5)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受遗赠人丧失遗赠受领权的。提醒: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
| 随便看 |
- 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是否可以协商
- 能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 能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法律知识
- 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应该如何计算
- 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 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能否协商确定金额?
- 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需要如何计算?
- 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应该如何计算?
- 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 经济补偿金能否通过协商支付
- 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 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 能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法律知识
- 劳动经济补偿金的计算的规定
- 职工补偿金怎么计算?
- 劳动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税
- 单位给职工的经济补偿金税率怎么计算
- 职工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怎样的
- 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要纳税吗
- 获得经济补偿金的条件
- 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如何计算
- 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 能否协商确定经济补偿金额,经济补偿金应该如何计算
- 监护人可以代替签字吗
- 焊工证复审能查到复审信息吗?
- crime of false pretenses
- crime of feigned investment
- crime of flight of capital contribution
- crime of floating stocks or debentures without due approval
- crime of fomenting rebellion
- crime of forcible entry
- crime of forging documents
- crime of forging licenses for financial businesses
- crime of forging, mutilating or transferring licenses for financial businesses
- crime of forging or mutilating financial instruments
- crime of framing a case against another
- crime of fraud
- crime of fraud in financing
- crime of fraudulent bankruptcy
- crime of fraudulent composition
- crime of fraudulent use of public seals
- crime of gambling
- crime of genocide
- crime of giving a bribe
- crime of giving false evidence or testimony
- crime of harboring a criminal
- crime of harboring criminals
- crime of harboring drug criminals
- crime of harmful insults to constitutional organs
- crime of hindering the exercise of du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