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基于重大误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被撤销后无效。重大误解要求当事人必须对合同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且误解人的误解与其意思表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误解是由误解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误解是误解人的非故意行为。因此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请求与法院撤销或者变更。 一、重大误解的构成有哪些 重大误解的构成如下: 1、表意人因误解而表达意思; 2、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 3、是误解方自身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被对方欺骗或者不正当影响造成的; 4、误解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可能给误解人造成很大损失。撤销权的行使方式有诉讼和仲裁两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二、怎样行使重大误解撤销权 行使重大误解撤销权的条件: (1)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 (2)当事人的误解必须是要对合同的主要内容构成重大误解。 (3)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4)重大误解与合同的订立或合同条件存在因果关系。 三、重大误解抗辩权 产生重大误解后的抗辩权主要包括: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对标的的性质、数量、质量等产生重大误解的,都可依法申请撤销。重大误解的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的权利。重大误解是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法定撤销事由。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