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每个月至少工作240个小时,属于违法吗? |
释义 | 劳动争议解决途径多样,包括民间调解、投诉、仲裁和起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者可与公司协商或请工会、第三方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若协商不成,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再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可上诉。 法律分析 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通过民间调解机构与公司调解,也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对一审结果不服还可以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拓展延伸 每月工作时间超过法定上限,雇主是否违法? 根据劳动法规定,每个国家或地区对于工作时间都有相应的法定上限。如果一个雇主要求员工每月工作时间超过法定上限,那么雇主可能会违法。超过法定上限的工作时间可能导致员工的劳动权益受损,例如加班费未得到合理支付、工作休息时间不足等。因此,雇主应当遵守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上限,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员工发现自己的工作时间超过法定上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在劳动争议中,劳动者有多种途径来解决纠纷。他们可以通过民间调解机构与公司进行调解,也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甚至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一审结果不满意时提起上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进行协商,以达成和解协议。如果协商不成或达成协议后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仲裁裁决不满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劳动者应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发现工作时间超过法定上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限制: (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二)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侵占工会经费和财产拒不返还的,工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并赔偿损失。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