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比较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的区别
释义
    本文讲述了法定代理人和监护制度的相关知识。法定代理人享有诉讼代理权,可以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行政诉讼活动。监护人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制度。无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进行诉讼,必须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想推诿代理人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法律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法定代理人享有诉讼代理权,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行政诉讼活动。这里的诉讼行为能力指的是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并且使自己的行为产生法律上的效力的能力,也就是当事人亲自进行诉讼活动的资格。
    监护人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的监督和保护。其职责的担当者是监护人。监护人可依法律规定产生。
    一、监护制度是什么
    监护制度一般指的是,法律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制度。监护人要按照法律规定行使监护权,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二、民事诉讼必须有诉讼代理人吗
    当事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诉讼。但是,无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进行诉讼,必须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想推诿代理人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应当注意的是,法定代理人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诉讼。但是,无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进行诉讼,必须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想推诿代理人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应当注意的是,法定代理人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结语
    法定代理人享有诉讼代理权,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行政诉讼活动。无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诉讼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进行诉讼,必须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监护人应按照法律规定行使监护权,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二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19: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