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法律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确定指导银行贷款活动的基本原则,即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2)明确信贷政策委员会或贷款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职责;(3)建立贷款审批的权限责任制及批准贷款的程序;(4)规定贷款限额,包括对每一位借款人的贷款最高限额、银行贷款额度占存款或资本的比率;(5)贷款的抵押或担保;(6)贷款的定价;(7)贷款的种类及区域的限制。上述贷款政策的内容应当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与经营战略,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业务方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第三条 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一)吸收公众存款;     (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三)办理国内外结算;     (四)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五)发行金融债券;     (六)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七)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八)从事同业拆借;     (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     (十)从事银行卡业务;     (十一)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十二)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务;     (十四)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