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是什么差异 |
释义 |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一、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对于资产而言,当会计口径的价值高于税收口径的价值时,在纳税时,可以在本期抵扣不缴税等到以后再缴税所以本期我们就将这部分差异称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三、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原因是: 1、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或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将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缴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例如,一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 税基础如果为150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造成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的增加。在其产生当期,在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以上就是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的差异属于这个问题的全部解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八条 固定资产按照以下方法确定计税基础:(一)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租赁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的,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为计税基础。 (四)盘盈的固定资产,以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为计税基础; (五)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六)改建的固定资产,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一)项和第(二)项规定的支出外,以改建过程中发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计税基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