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果一方不愿意清晰地定义合同中的术语,该怎么办? |
释义 | 法律分析:当合同中的术语含糊不清时,可能会引起各种纠纷和争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不愿意清晰地定义合同中的术语,另一方有两种选择:一是尝试协商并达成一致,明确术语的含义和适用范围;二是在合同中增加具体的条款和定义来避免歧义和争议。 法律依据: 1.《合同法》第十条:当事人应当根据公平原则、诚信原则、自主意思原则等原则约定合同条款,并应当明确合同的内容、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主要条款。 2.《合同法》第十二条:当事人应当对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进行明确的约定。 3.《合同法》第十六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合同。 4.《合同法》第十七条: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合同的内容,对合同条款的含义和法律后果应当有清晰的认识。 5.《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合同条款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得采用法律术语或者具有特殊含义的术语,或者使用含糊其辞的用语。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