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法但书的作用 |
释义 | 刑法但书在条文中的作用如下: 1、它是对该条文的“但是”前的那段文字(学术上称“前段”。以下简称“前段”)的补充。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在规定了什么是犯罪之后,接着“但书”指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是对犯罪概念的重要补充,对于划清罪与非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它是“前段”的例外。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可见,过失犯罪是排除在累犯之外的; 3、它是对前段的限制。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对紧急避险过当的人担负刑事责任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民法的作用如下: 1、民法可以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市场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参与者在这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各显神通,开拓进取,创造最佳业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民法可以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人权是人按其本质属性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民法实质上是权利法。它首先给人的人格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以规定和保护,为其他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保护提供基础; 3、民法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民法体现着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它调节着各种利益,保护人们合法地谋求自己的利益,不允许侵害社会和他人的弱肉强食,谋取非法利益; 4、民法可以促进民主政治。民法是私法。它要求私法与公法、民事生活和政治生活区分开来。私法自治原则不仅有利于抑制行政专横和行政过度干预,而且有利于经济基础的发展。这必将从客观上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综上所述,刑法解释对于规范司法实践、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