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1、教育学生养成安全意识     (1)教育学生进入校园不推、不追、不跑、不打闹,养成校园安全文明好习惯;     (2)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不爬栏杆和扶手;     (3)教育学生进入课室要按位就座,不拿文具、扫把、门窗当武器,相互追打;     (4)教育学生课间休息不许追逐奔跑及玩危险游戏;     (5)教育学生走出校园要红绿灯、不挤车、不穿越行车道;     (6)教育学生在放学途中要有高度的警惕性,提防给坏人利用。     2、学校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因为安全无小事;     (2)要组织教职工学习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3)安保处通过晨会、班会教育学生增强安全意,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4)学校法人与教职工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责任制;     (5)组织师生认真做好安全逃生的演习,提高自救能力;     (6)教师是班级安全管理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班级安全工作有直接的管理责任(包括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     (7)落实做好校园安全警示标致、安全出口标致及应急灯光的安装;     (8)学校设备、设施要符合学校教学要求,组织师生熟悉和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3、与家长保持沟通和联系     (1)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家长往往是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在他们心中安全是学校的事(家长搞不清楚学校安全工作是以学生为主体),有的家长不了解自己小孩在学校的坏习惯;     (2)了解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点,对自己班上有暴力倾上的学生要做跟进工作,这类学生要和家长有联系、有记录。     一、什么是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二、安全事故按照事故发生的行业和领域划分     1、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2、火灾事故     3、道路交通事故     4、农机事故     5、水上交通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