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醉驾一起喝酒的人有责任,需看其是否劝酒。劝酒者若有过错,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醉驾者将受到行政处罚,也可能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包括酒后驾车、无驾驶资格驾车、驾驶不合法车辆、严重超载、逃离事故现场等情形。 法律分析 一、醉驾一起喝酒的人有责任吗? 1、醉驾出事后一起喝酒的人不一定有牵连,一起喝酒的人是否要承担责任,要看他对死者是否有劝酒的行为; 2、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况劝酒者会被判定有过错:强迫性劝酒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在明知对方醉酒的情况下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和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3、以上过错行为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4、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5、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6、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二、哪种情形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结语 酒后驾驶是一项严重违法行为,对于一起喝酒的人是否有责任,需要考虑其是否有劝酒行为。若劝酒者存在过错行为,并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醉酒后驾车将面临拘留、驾驶证暂扣和罚款等处罚。对于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情况,应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此外,交通肇事罪还包括吸食毒品后驾车、无驾驶资格驾车、驾驶安全装置不全或报废车辆、严重超载以及逃离事故现场等情形。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章 行政强制措施适用 第三十五条 车辆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检验体内酒精含量: (一)对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酒精含量结果有异议并当场提出的; (二)涉嫌饮酒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 (三)涉嫌醉酒驾驶的; (四)拒绝配合酒精呼气测试等方法测试的。 车辆驾驶人对酒精呼气测试结果无异议的,应当签字确认。事后提出异议的,不予采纳。 车辆驾驶人涉嫌吸食、注射毒品或者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后驾驶车辆的,应当按照《吸毒检测程序规定》对车辆驾驶人进行吸毒检测,并通知其家属,但无法通知的除外。 对酒后、吸毒后行为失控或者拒绝配合检验、检测的,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