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卫健委贴息贷款政策 |
释义 | 贷款贴息政策是指国家为扶持某行业,对该行业的贷款实行利息补贴,此类贷款称为贴息贷款。贷款贴息指用于从事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据实全额或者部分贴息,借款人本人贷款期内不支付利息,贴息最长不超过两年,展期不贴息。 卫健委发布国卫办财务函[2022]313号文件,《国家卫建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 政策要求2022年12月31日前签订贷款协议且支付设备采购首批贷款(不低于总货值的20%)的贷款主体,可自主向贷款金融机构申请贴息贷款。政策面向符合区域卫生规划需求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和民营医院,使用方向主要是开展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 国家此次举措,并非近年来首次推动医疗新基建建设,早在2020年,发改委和卫健委就先后发布有关“十四五”期间医疗卫生建设的方案,此后亦多次发文进行政策支持,而此次刺激政策的特点有: (1)国家层面重视程度极高,国家卫健委在9月30日下发了《关于做好“十一”国庆期间财政贴息贷款项目单位与银行签约对接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贴息贷款工作在国庆长假里需要持续进行,同时银行执行的力度也非常大,国庆期间已有21家银行与项目主体对接,已合同签订金额约72亿元,这足以看出国家对医疗装备扶持的坚定决心; (2)覆盖面极广,此次贴息贷款覆盖范围从知名三甲到县级人民医院、符合要求的民营医疗机构都可申请; (3)贷款发放的金额较大,此前流传的口径是“每家医院不低于2000万人民币”,但从国庆期间合同签订的几个案例来看,每家医院平均数据均超过2000万,基本都在亿元人民币级别的规模。浩悦资本认为,国家刺激政策频出,表明对医疗装备产业的重视程度极高。而此次的执行力度极大,全国医疗设备采购市场将涌现出数千亿级需求,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一波盛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条 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贷款。商业银行依法向借款人收回到期贷款的本金和利息,受法律保护。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