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保障粮食安全要牢牢守住什么一亩耕地红线 |
释义 | 保障粮食安全,就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在保量的同时,更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从而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提高产出效率。今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一系列严格的政策规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为粮食供给打下了坚实基础。 耕地红线是18亿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提供了坚实基础。然而,最新调查显示,我国耕地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中低等级占2/3以上,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不高;障碍退化耕地面积占比高达40%,耕层变浅、土壤板结、酸化盐碱化等土壤退化问题依然突出。 面向未来,耕地保护如何加码? 自然资源部指出,在土地资源紧约束的前提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全社会必须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全面提高用地效率。这意味着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一是加快推动耕地保护法等立法进程。将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耕地年度“进出平衡”、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禁止性规定等要求和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 二是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实好“两个平衡”。一方面,严控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紧盯补充耕地真实性,完善新增耕地质量验收办法,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另一方面,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稳妥实施耕地“进出平衡”,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 三是采取革命性措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例如:全面修订各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强化重大建设项目生成阶段节约集约用地的刚性约束,推动在项目生成阶段或项目可研过程中,严格开展专门评价,促进新上项目达到国内同行业节约集约用地先进水平。 四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落实“大棚房”问题清查整治长效监管机制。综合运用卫片执法、挂牌督办、公开通报等手段,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涉及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向社会释放严守耕地红线、对违法占用耕地“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五是严格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实行党政同责。推进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运用,对完成保护目标、成效显著的省份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保护目标的实行补偿性惩罚。层层压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实行刚性指标考核,党政同责、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第九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