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财报分析的评价标准
释义
    (一)历史标准
    1.含义:指本企业过去某一时期(如上年或上年同期)该指标的实际值。
    2.历史标准对于评价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否得到改善是非常有用的。
    3.历史标准可以选择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也可以选择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业绩水平,或者也可以取以往连续多年的平均水平。另外,在财务分析实践中,还经常与上年实际业绩作比较。
    4.应用历史标准优点:比较可靠/客观;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5.历史标准缺点:往往比较保守;适用范围较窄(只能说明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竞争能力和健康状况);当企业主体发生重大变化(如企业合并)时,历史标准就会失去意义或至少不便直接使用;企业外部环境发生突变后,历史标准的作用会受到限制。
    (二)行业标准
    1.含义:可以是行业财务状况的平均水平,也可以是同行业中某一比较先进企业的业绩水平。
    2.优点:优点:可以说明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和水平(竞争的需要);也可用于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例如,在一个经济萧条时期,企业的利润率从12%下降为9%,而同期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由12%下降为6%,那么,就可以认为该企业的盈利状况是相当好的。
    3.缺点:认为该企业的盈利状况是相当好的
    (三)预算标准
    1.含义:指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所制定的预算指标。
    2.优点:符合战略及目标管理的要求;对于新建企业和垄断性企业尤其适用。
    3.缺点:外部分析通常无法利用;预算的主观性/未必可靠。
    (四)经验标准
    1.含义:指的是依据大量且长期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标准(适当)的财务比率值。
    如:流动比率的经验标准为2:
    1、速动比率的经验标准为1:
    1、流动负债对有形净资产的比率超过80%时,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存货对净营运资本的比率不应超过80%;资产负债率通常认为应该控制在30%-70%之间。
    2.优点:相对稳定;客观。
    3.缺点:并非“广泛”适用(即受行业限制);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1 21: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