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 |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有 |
| 释义 | 一、劳动政策的制定: 1、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基础,加大立法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体系; 2、以政府为主导,从目前注重于个人劳动关系的调整,逐步过渡到以劳资双方为主体的集体劳动关系的构建与调整。 二、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1、职业培训(政府组织,政府主导); 2、就业服务: (1)就业信息指导; (2)劳动力市场价格指导; (3)失业预警监测; (4)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3、失业救济:(1)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缺席; (2)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 三、劳动条件的维持和提高:劳动条件的形成依靠内部机制和外部规范。内部机制包括劳动合同、企业规章制度、集体协调、职工参与等制度,外部规范包括劳动法和劳动政策。而政府的作用是制定外部规范促进内部机制的完善。 1、确立劳动条件标准(强制性、指导性); 2、培育并健全劳动条件形成机制(劳动合同制、集体协商) 3、对劳动条件的形成过程与结果进行监督。 四、协调劳动关系: 1、劳动监察:由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对用工单位与劳动者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2、劳动争议的处理; 3、三方协商机制:政府具有谈判者、协商者、立法者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并不直接代表或融入劳动关系的一方,而是居于劳资双方之上,以居中仲裁者的角色,代表社会公正和社会利益。但这种裁决并不要求政府在劳资双方之间完全的“不偏不倚”,而是以保护劳动者为宗旨的劳动法为依据,以追求法律上的“实质平等”为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劳动协议算不算有劳动关系 劳动协议是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协议,应当具备法律规定的基本内容,比如是否约定了工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社保缴纳、劳动权利义务、劳动纪律等条款,具备的就属于劳动合同性质。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劳动关系有下列特征: (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 (2)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 (4)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为目的。 (5)劳动关系具有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相结合的双重属性。 《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法律依据 该内容由 刘祥杰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