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聋哑人或盲人犯罪要怎么负刑事责任 |
释义 |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但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考虑到盲人或者聋哑人毕竟有生理缺陷,其中许多人因生理上的障碍不仅会使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也会给他们接受教育带来不便,影响对事物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因此,对他们的处罚可以轻于正常人。 一、限制高级刑事责任能力人如何担责 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如何犯罪这样担责: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犯罪后怎样争取轻判或者免除处罚的 犯罪后想要争取轻判,应当尽快自首,主动退赃、赔偿,切忌畏罪潜逃。犯罪后免除处罚的情形:1、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2、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3、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残疾人犯罪能缓刑吗? 可以,但需要满足法定条件。我国《刑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残疾人判缓刑需符合缓刑的法定条件。在一个具体案件中,如果该残疾人满足适用缓刑的法定条件,那么是有可能被判处缓刑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