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是属于盗墓 |
释义 | 个人或团体以非法的方式进入不属于自己财产的陵墓,取出其中的物品以为己用的行为。它的发生通常伴随着对古墓不可恢复的破坏。和盗墓在行为上比较类似的考古,一般是官方组织的大规模进入古墓取出其中物品并做考古分析的行为,考古和盗墓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盗墓是为了个人非法的利益,并且会对文物造成极大的破坏。而考古是为了社会的利益,取出的物品一般存放博物馆参观或进国家档案室进行研究以及修复和保护。 一、盗墓罪的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盗墓罪的判刑标准如下:盗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代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盗窃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代文物遗址、古墓葬; 2、盗掘古代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主要分子; 3、多次盗窃古代文化遗址、古墓葬; 4、盗窃古代文化遗址、古墓葬,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严重破坏的。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人类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罚。 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所谓盗掘,既不同于单纯的盗窃行为,也不同于对文物的破坏行为,它是指未经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批准的私自掘取行为,其行为方式有的是秘密的,有的是明火执仗公开进行掘取;有的是单个人实施,有的则多人合伙甚至聚众实施。 本罪属于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就已构成本罪,至于是否造成使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受到严重破坏的结果,只对确定本罪适用的法定刑有意义。在实践中,虽然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行为一般都会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造成严重破坏,但也有些行为确未使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受到严重破坏,对此不能认为不构成犯罪或只构成犯罪预备或犯罪未遂。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盗掘的,会构成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