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诉讼法上诉理由有哪些
释义
    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不服,依法向上级法院申请重新审判的活动。上诉理由主要包括认定事实错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法律适用错误,以及违反法定程序影响案件判决。
    法律分析
    上诉指的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上诉人认为原裁判认定事实错误,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裁判适用法律有错误,上诉人认为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3条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经验,可以成为当事人上诉理由的,主要有以下情形:
    (1)上诉人认为原裁判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裁判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2)上诉人认为原裁判适用法律有错误。
    (3)上诉人认为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影响到案件正确判决的。
    拓展延伸
    民事诉讼法上诉理由:常见的上诉理由及其适用情况
    在民事诉讼法中,上诉理由是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满时提出的理由,以寻求上诉法院对判决进行审查和改判。常见的上诉理由包括: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证据不足、程序违法等。事实认定错误是指一审法院对案件事实认定不准确或不完整;法律适用错误是指一审法院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和适用错误;证据不足是指一审法院对案件证据的收集和运用不充分;程序违法是指一审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规定。上诉人需根据具体案情选择适用的上诉理由,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法律依据。上诉法院会根据上诉理由的合理性和证据的充分性来决定是否支持上诉并改判一审判决。
    结语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司法实践,上诉理由可涵盖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证据不足和程序违法等情形。上诉旨在寻求上诉法院对一审判决进行审查和改判。上诉人应根据具体案情选择适用的上诉理由,并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法律依据。上诉法院将根据理由的合理性和证据的充分性来决定是否支持上诉并改判一审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一百九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案件,应当由该公民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申请人除外。近亲属互相推诿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为代理人。该公民健康情况许可的,还应当询问本人的意见。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申请有事实根据的,判决该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认定申请没有事实根据的,应当判决予以驳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四章 第二审程序 第一百七十二条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四节 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第一百九十七条 人民法院根据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的申请,证实该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的,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7: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