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汽车事故逃逸处罚规定 |
释义 | 撞车逃逸的处罚及处理流程:逃逸者将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致人死亡者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处理流程包括拨打急救电话、保护现场并拍照、报警、配合交警进行责任认定和保险手续。受害人可协调赔偿或向法院起诉请求医疗费、伙食补助费等。 法律分析 撞车逃逸的处罚如下: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逃逸致他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罪分子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律规章制度,导致发生重大事故致使他人死亡重伤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将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撞车之后其处理流程如下: 1、首先确认是否有人员伤亡或是受到惊吓,如果有,应该先行拨打120急救电话; 2、保护好车祸事故现场,拍下事故现场的照片,并且拨打110报警电话,说明车祸事故地点和一些现场情况以及保险公司的电话; 3、交警来到来后,配合交警进行事故的责任认定和保险公司的手续。 如果有严重损害的,受害人对对方的赔偿费不满意的,双方可以进行协调,或者是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加害人赔偿医疗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相关费用,这些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定。 拓展延伸 逃逸事故惩罚力度加大:新的汽车逃逸处罚规定出台 近年来,随着汽车逃逸事故频发,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为了加强对逃逸事故的惩罚力度,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最新的汽车逃逸处罚规定已经出台。根据新规定,对于涉及逃逸事故的驾驶员,将面临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吊销驾驶证、刑事追究等。此举旨在强化法律意识,提高驾驶员的道德素质,减少逃逸事故的发生。新规定的出台将为打击逃逸行为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有力保护了交通安全和公共利益。 结语 近年来,汽车逃逸事故频发,为此我国出台了新的汽车逃逸处罚规定,以加强对此类行为的惩罚力度。根据规定,逃逸肇事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包括刑事追究和吊销驾驶证等措施。此举旨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新规定的出台将强化法律意识,提高驾驶员的道德素质,从而减少逃逸事故的发生。这一举措为打击逃逸行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有力地保护了交通安全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